- 跨年资金面平稳,支持跨年的资金成本下行至2.05%,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3.0%以上。
- 银行融出能力回升至4.8万亿,推动资金面转松,存单收益率滞后于其他品种。
- 预计央行将继续投放资金以呵护跨年,市场流动性有望延续新“月末效应”。
核心观点2报告指出,跨年资金面在税期过后出现松动,支持跨年的资金利率(R014)下降至2.05%,较去年同期的3.0%以上明显降低,表明当前资金面较为平稳。
资金面转松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的融出能力恢复至4.8万亿的高位。
存单市场表现相对滞后,12月20日的存单到期收益率变化不大,整体处于平稳状态。
相比之下,10年国债利率下降7.5bp,短期国开债利率下降8.0bp,导致10年国债与1年存单的利差进一步压缩。
历史经验表明,当利差压缩至10bp以下,存单可能迎来补涨。
未来一周(12月23-27日)资金面利好因素偏多,央行可能继续投放资金以支持跨年,并计划进行MLF续作及国债净买入,预计合计投放近2万亿元。
同时,政府债的缴款高峰已结束,年内的置换债发行进度较快,这也将有利于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在12月16-20日净回笼4302亿元,逆回购余额显著上升。
票据市场显示,1M票据利率维持在0附近,大行继续净买入票据,信贷投放尚未明显修复。
政府债方面,净缴款规模下降,计划发行的债务金额相对较低。
同业存单方面,净融资规模下降,利率有所下行,反映出市场流动性变化。
总体来看,流动性可能会受到超预期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风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