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流动性依然健康,但信用创造效率低下,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
- 降息难以传导至长端利率,可能加剧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长久期化和流动性风险。
- 风险因素包括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受到关税影响的加剧,以及技术突破可能带来的信用需求激增。
核心观点2
该报告分析了美国流动性状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自硅谷银行危机以来,美国未出现大规模金融风险,股市恢复并屡创新高,流动性担忧已基本消散。
美元流动性充裕是支撑市场的核心因素,尽管联邦储备进入缩表末期,流动性走势仍然重要。
市场对流动性补充的担忧增加,但实际流动性水平健康,风险主要来自流动性补充后可能导致的实虚脱节和更大风险敞口的暴露。
重点在于信用创造效率,降息未能有效传导至长端利率,可能导致流动性充裕但信用需求不足的局面。
这将加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长期化,推动资产价格泡沫化,并放大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积聚流动性风险。
风险提示包括: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资金外流;全球经济在关税影响下可能受到更大冲击,全球同步宽松超预期,缓解长端利率压力;技术突破可能加速制造业回流,降低生产成本,激增信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