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有望出现“春季躁动”,主要受益于关税政策落地和人民币可能的战术性升值。
- 地方财政资金逐渐充裕,加上降准降息措施,将推动流动性改善,促进市场信心恢复。
- 看好红利和广义消费板块,预计政策刺激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增长,企业盈利有望改善。
- 风险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刺激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及地缘政治风险。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认为明年将出现“春季躁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1. **宏观政策环境**:关税税率的确定和人民币可能的战术性升值将为后续贸易谈判提供空间,且“两会”期间刺激方案的落地将进一步支持人民币升值。
2. **地方财政状况改善**:10万亿化债方案的实施将释放地方财政流动性,预计下半年财政支出将加速,改善企业和居民的现金流。
3. **货币政策宽松**:央行已进行降准和逆回购操作,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流动性将相对充裕,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
4. **企业盈利回升**:在名义GDP增速回升的背景下,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有望改善,企业基本面修复将支持市场。
5. **投资方向**:看好红利股和广义消费。
红利股因利率下行而展现出相对优势,关注银行、运营商等行业;广义消费方面,政策刺激将推动消费增长,关注文旅、汽车等新兴消费领域。
6. **风险提示**:需关注国内经济刺激效果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
整体来看,报告认为在流动性充裕和政策支持下,明年的市场将有望出现“春季躁动”。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明年春季将延续“跨年行情”逻辑,以流动性交易为主导。
- 政策刺激将逐步传导至盈利端,流动性相对充裕,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 看好红利股,因利率下行趋势下股息率相对国债收益率利差逐渐凸显。
- 关注银行、运营商、资源品、公用事业等红利股。
- 看好广义消费,刺激消费的增量政策将继续落实。
- 关注文旅、汽车、情绪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线上零售等消费新增长点。
-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经济刺激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及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