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短期内不会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主要考虑宏观审慎和市场供求情况。
- 贷款定价将受到监管限制,避免过度减点以保护银行净息差。
- 存款降息预计在二季度落地,可能改善净息差3bp,但整体一揽子政策对净息差的影响为-0.2bp。
核心要点2
在2025年5月9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从银行的视角来看,重点关注以下三大问题: 1. 短期内央行不会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央行表示将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债市,关注国债收益率变化。
考虑到当前市场供求状况和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立即重启操作的必要性不大。
2. 央行传达贷款定价的“底线思维”。
通过细化LPR减点区间,央行意在提醒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应过度减点,避免低于保本点,以保护银行的净息差并防范资金空转。
3. 存款降息大概率在二季度落地。
自2022年以来多次降息后,央行将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预计在5-6月份实施,可能改善2025年净息差3bp。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数据测算误差及报告解读不准确。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国债:预计短期内央行不会重启国债买卖操作,虽然存在重启国债买入的需求,但考虑到利率风险和其他可替代工具,立即重启的必要性不大。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国债的收益率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2. 银行贷款:央行加强贷款定价自律监管,避免贷款利率过度下行,保护银行的净息差。
随着贷款定价的“底线思维”逐渐被强化,银行贷款产品可能会保持一定的收益水平,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银行的贷款业务及其定价策略。
3. 存款产品:预计存款降息将在二季度落地,可能会改善2025年银行的净息差。
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的存款产品,尤其是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寻找相对安全的存款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方面,投资者需注意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数据测算误差及报告解读不准确等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