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Q2银行信贷投放延续提质增效,信贷资源集中于科技、绿色等领域,新增贷款风险较低。
- 贷款定价面临“合意底线”,超低利率贷款受到约束,预计贷款利率短期难以突破成本线。
- 央行强调防范资金空转,预计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有助于银行稳定红利属性,推荐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优质标的。
核心要点22025年第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贷款投放继续提质增效,信贷节奏阶段性放缓。
截至2025年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8.6万亿,同比增长7.1%。
信贷资源主要集中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经济领域,这些领域的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增速。
普惠小微贷款和科技贷款的余额分别为35.6万亿和44.1万亿,上半年合计新增贷款约6.8万亿,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3%。
银行在新增贷款时风险更低,信贷节奏放缓可能反映低效信贷的挤出,贷款定价也趋于平衡。
存贷“反内卷”初见成效,贷款利率暂时难以突破成本线。
央行对贷款定价的合意水平更加关注,超低价贷款受到自律约束。
当前企业一般贷款定价成本线约为2.71%,零售按揭为2.94%。
未来贷款利率的下行需依赖LPR降息或银行负债成本改善。
存款付息率快速下降,2025年6月一年期定存起息价格约1.29%,三年期约1.69%。
高息定存到期重定价将有助于息差企稳。
央行将继续关注资金空转,预计资金面不会收紧,适度宽松的政策将持续。
投资方面,低利率时代下,银行的稳定红利属性逐渐显现,预计2025年银行经营业绩将保持稳定。
看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等标的。
风险提示包括净息差超预期收窄和部分企业信用成本上升。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
推荐理由如下: 1. 银行的稳定红利属性在低利率时代具有稀缺性,吸引投资者关注。
2. 预计2025年银行经营业绩将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基于资负结构优化、息差降幅收窄、零售风险可控和债券流转贡献业绩等因素。
3. 随着经济动能的稳步回升,银行的估值有望提升。
4. 保险中长期资金和公募低配资金等有望继续推动银行板块行情的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