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聚氨酯市场由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陶氏和万华化学等五家企业主导,合计产能占比超过90%。
- 近期海外企业财务承压,但万华化学凭借成本控制表现相对稳健,未来三年聚氨酯供需有望改善。
- MDI和TDI市场长期需求保持乐观,预计国内需求在家电、汽车等领域将逐步恢复,未来三年供需差距逐渐缩小。
- 巴斯夫等企业正向绿色低碳转型,未来中国化工行业有望实现从成本优势到绿色成本优势的跃迁。
核心要点2聚氨酯行业深度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年聚氨酯的供需格局,重点关注五大生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
MDI作为技术壁垒高的化工产品,市场由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陶氏和万华化学五家企业主导,合计产能超过90%。
报告指出,万华化学在成本控制上表现优异,而其他四家海外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2023年营收普遍下降20-30%。
随着聚氨酯产品盈利能力的底部回升,企业对价格的挺价诉求增强,尤其是科思创和亨斯迈。
短期内,国内需求在家电和汽车等行业的推动下有所恢复,而海外建筑业需求仍显疲软。
长期来看,科思创对MDI和TDI市场的增速预期分别为6%和3-4%。
供需预测方面,MDI的新增产能有限,预计2025-2027年国内供需差分别为-16/-2/-32万吨;TDI方面,预计供需差为-6/-2/-10万吨。
巴斯夫的战略转变强调绿色低碳化工,预计将助力聚氨酯业务的绿色转型。
风险提示包括投产进度、下游需求、政策变化及能源价格波动等。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万华化学和沧州大化。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万华化学和沧州大化。
推荐理由如下: 1. 万华化学:作为国内聚氨酯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凭借优异的成本控制能力,有效平滑了周期的波动性,相较于其他海外企业,其财务状况相对稳定。
公司在MDI和TDI市场的产能扩张计划也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2. 沧州大化:作为聚氨酯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沧州大化在国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随着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恢复,其未来的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随着聚氨酯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和企业对价格的集中挺价诉求增强,这些企业有望在未来实现盈利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