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存款“财富化”加速,居民储蓄向低风险理财产品转移,非银存款增长显著。
- 信贷增速放缓,大行通过票据贴现支撑信贷,债券投资增速高企,预计信贷定价将面临刚性底线约束。
- 债券利率可能进入合适配置区间,银行自营配置需求恢复,建议关注国有大行和资源型银行的投资机会。
核心要点2报告分析了中国银行业8月央行信贷收支表的几个要点: 1. **存款“财富化”加速**:随着存款利率下降和资本市场回暖,居民储蓄存款减少,非银存款增加。
大行储蓄活期存款负增长,小行存款显著收缩,反映出资本市场吸引力上升。
2. **信贷增长缓慢**:大行信贷保持平稳,但主要依赖票据贴现支撑。
中小行信贷增长乏力,可能因需求不足和主动调整结构。
3. **债券利率进入合适配置区间**:预计2025年下半年银行负债成本将下降,债券投资需求可能恢复。
银行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供给,央行可能重启债券购买。
4. **投资建议**:在资产反内卷和存款财富化的背景下,建议关注国有大行和资源型银行的优势。
当前银行板块具备稳定的资金吸引力,尤其是H股相较于A股更具性价比。
5. **风险提示**:需关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存款脱媒带来的压力以及利率大幅调整可能影响红利逻辑等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这两家银行属于低配的权重股,受益于资金属性的改善。
2. 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这些银行具有稳定的红利及扩散逻辑,能够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保持吸引力。
3. 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这两家银行兼具较强的盈利确定性及客户群优势,适合关注。
总体来看,建议关注国有大行及资源禀赋型银行的优势扩大,银行板块仍具有较强的稳定红利属性,能够吸引中长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