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起,中国独立储能装机占比超过50%,成为储能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预计到2025年已并网项目将达到56GW/127GWh。
- 储能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设备和EPC价格大幅下降,项目交付能力显著提升,建设周期缩短至30~45天。
-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演进,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将持续变化,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核心要点2
根据2025中国独立储能发展报告,自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以来,独立储能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以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满足新能源配储需求的模式推动了装机的快速增长。
到2023年,独立储能的装机占比已达到50%以上,成为国内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
截至2025年6月底,已并网的独立储能项目总容量达到56GW/127GWh,山东、江苏、宁夏、内蒙古和河北等省市的项目规模居前。
参与独立储能项目投资开发的主体包括电力央国企、地方国资和非电力背景企业等。
从2023年到2025年上半年,2小时和4小时独立储能项目的设备和EPC价格降幅达到46%~62%。
产品快速迭代和项目交付能力显著提升,500Ah+电芯的大容量电池系统和长时应用的储能产品成为新发展方向,百MVWh级项目的建设周期缩短至30~45天。
独立储能项目的收益主要来自新能源储能容量租赁、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容量补偿、容量电价和专项补贴等五个方面。
由于市场尚处发展初期,项目收益机制和政策环境仍在不断演进,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变化,独立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将持续变化。
本报告由寻摘研究院与多家企业联合撰写,感谢相关企业在产品趋势、项目案例和开发建设经验方面的支持。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根据2025中国独立储能发展报告,以下是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独立储能项目**:随着独立储能装机占比迅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6月底,国内已并网的独立储能项目将达到56GW/127GWh。
投资独立储能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
2. **电力央国企和地方国资企业**:这些企业在独立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3. **新能源装备企业**:参与独立储能项目的新能源装备企业,如天合储能、科华数能等,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能够提供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4. **投资机构**: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机构在独立储能项目中的参与度提高,能够提供丰富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具有投资价值。
5. **非电力背景企业**:随着独立储能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非电力背景企业的参与也在增加,这些企业可能带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值得探索。
推荐理由包括: - 独立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政策支持为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设备和EPC价格的显著下降,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性和投资回报。
- 不同地区形成的多样化商业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未来独立储能项目的收益将更加稳定和可预期。